9月30日上午,亚星游戏官网868大学英语工程与能源学科课程组召开了“融合技术写作的大学英语教学设计与实践”的主题教研会,并邀请了重庆邮电大学优秀教师、重庆市一流课程《技术写作》课程负责人王怡老师做专题分享。

王怡首先从技术写作的含义、英语技术写作的原则与特点谈起,再进一步结合技术写作案例讲述教学设计,最后还分享了技术写作参考书目及教学资源。
讲座结束后,课程组就数字教学平台的资源建设情况进行集体讨论。周翎老师和刘琳老师各自演示了课程组自建的批改网题库和云班课教学包的使用方法。刘世平老师不仅演示了云班课的操作方法,还制作并分享了演示视频和词汇教学包。
自2021年7月以来,在重庆大学新大类招生大背景下,为助力工程大类人才培养,推进大学英语课程建设,工程能源课程组组织开展了多次教研活动,探索教学设计和资源建设路径。
在教学设计上,课程组以调研培训为抓手,聚焦工程人才共核语言素养,将教学理念转变为“skill-based learning”,重构教学设计。
对外,课程组积极推进院际调研与合作。通过对能源与动力学院等工科大类学院的实地访谈调研,课程组进一步了解了在“行业+方向”的新工科大类培养模式下对于大学英语课程的多重动态需求,而能动学院、材料学院等工科学院教师也提供了专业科普类英文文本教学素材。对内,课程组充分汲取国内优秀教师的工作经验,数次邀请校内外优秀教师讲座分享经验。
基于上述准备,课程组对教材进行了重新审视,将教学理念从原有的“topic-based learning”过渡到“skilled-based learning”。在具体的课程设计上,聚焦工程人才共核语言素养,将技术写作(technical writing)语言技能融入大学通用英语教学中,以期提升新工科人才的人文素养、语言竞争力和专业胜任力。

在资源建设上,课程组探索多元数字教学平台的集成运用,深度开展混合式教学。
课程组集成清华外语平台、云班课、批改网多个平台的数字教学资源,实现“face-to-face classroom”、“mobile classroom”和“online classroom”的无缝衔接,扩大教学时域,提升学生们自主学习和探索能力。同时,还借助平台大数据学习行为数据,探索数据驱动下的学生督学、助学和评学路径,以及更加客观公正的过程性考核评价体系,以应对大类招生对考核评价体系的新要求。
在课程准备方面,课程组借助线上平台实现了多个用户端线上同期协作备课,以教师助教的整体工作合力助推课程建设:集体制作了线上课程资源包、课程活动包,课程教案包、课程题库包等资源,并“一键式”互相分享。在这个过程中,为了帮助教师、助教和学生尽快熟悉平台,课程组在前期还专门制作了各个教学平台的教师端和学生端的用户手册,提升了教学备课效能,以及课程组内部的整体课程内容的规范与统一。

大类新生新学期,工程能源课程组会继续以最大的热情和责任心投入到新生的教学工作中。
图片:何欣忆 吴亚
审稿:李小辉 何欣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