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11月18日下午2点,外语配音大赛决赛在外语学院楼多功能厅举行。从初赛中闯入的9组选手为我们带来了电影和语言的盛宴。配音大赛,考验的不仅是英语水平,还有团队配合和对电影情感的把握。而这一切,都已包含在他们精彩的表现中。
一. 动漫乐翻天,带你回童年
不约而同地,此次参赛的9组选手中有8组选择了给动漫配音。日语的轻柔温婉,德语的严谨硬朗,英语的流畅欢快,加上动画的纯真烂漫,呈给听众一场高水平的配音比赛。

二. 说笑哭打闹,冠军是“熊猫”
配音大赛,要的就是由声音表达感情。这下可热闹了,有愤怒叫喊的“皇后”,有感极而泣的“毕业生”,有嚎啕大哭的“小女孩”,有可爱又委屈的“飞天小女警”,有稚嫩调皮的“小婴儿”……各种情绪瞬间变换,在流利的各国语言中体现得淋漓尽致。而最终获得冠军的是为《功夫熊猫》配音的第8组,他们不但语言功底深厚,口语流畅标准,而且非常恰当地表现了各个角色的内心世界,作为第一名当之无愧。
三.比赛第二,重在参与
第一组的组长、11级日语系学生杨戈林对记者说:“在那么多人面前表演,肯定有利于增强我们的信心”,“其实我们共同交流,非常开心”同组的姜绍兰抢着说。杨戈林笑了:“对,就是抱着玩儿的心来的,重在参与嘛!”提到选择配音资料的原因时,她说:“这部动画片《草莓棉花糖》比较贴近生活,而且里面有日式英语,很有意思,很好玩儿”,她总结说。
四. 文化更缤纷,语言好辨认
这次配音大赛的评委请来了英语系的余泽梅老师、日语系的杨庆庆老师和德语系的黄俊老师。赛后,三位老师对这次比赛做出了精辟的点评。余老师说,这是一次很好的锻炼机会,不仅可以练习发音,更会加深同学们对异国文化的理解。她提醒大家,配音时要增强语言的辨识度,每个人物要有自己的特色,这才能体现配音的水平。

杨老师则针对日语的特点强调,各国语言有各自的突出之处,在配音方面,日语不如英语和德语那样具有戏剧性,容易表达感情,而是比较含蓄平淡,这就要求配音者和听众用心去体会。黄俊老师的评价是用德语进行的,我们这些局外人只好一脸茫然地望着他们……但从德语班的同学们听罢后的掌声中我们可以知道,老师的点评让他们受益匪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