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3月28日下午2:30,“名家讲坛”系列活动第二讲在亚星游戏官网868楼501举办。本次讲坛以“邀你一起读当代爱尔兰诗歌”为主题,聚焦当代爱尔兰诗歌,特邀西华师范大学公共外语学院副院长夏延华教授主讲。讲坛由亚星游戏官网868英语系主任毛凌滢教授主持,吸引了四十余名本科生和研究生到场参加。

讲座伊始,夏教授在当前中国脱钩论的背景下,以英国诺奖诗人吉普林表达东西方不可相融的一首小诗为切入点,为同学讲解了拉迪亚德·吉卜林的《东西方歌谣》,指出该诗中体现出诗人的西方中心主义和对东方文化的偏见,并呼吁同学们在讲好中国故事的同时,也要深入理解、学习西方的文学和艺术,积极承担起打破文化偏见、连接东西方文化的时代责任。

夏延华教授通过介绍威廉·勃特勒·叶芝的爱尔兰民谣《漫步莎莉花园》和诗歌《当你老了》,向同学展示了诗歌既可朗读也可歌唱的魅力。他通过播放歌唱版本让学生们感受到这两首诗歌中的感伤与浪漫。同时,他将叶芝的情感经历与当下社会人际结合,探讨了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工业社会下人与人之间的联系,以及当代社会价值观的变革。
接着,夏延华教授介绍了谢默斯·希尼和迈克尔·朗利这两位爱尔兰诗人的作品。希尼的诗歌《莫斯本:阳光》以笔触细腻的生活场景,探讨了母爱与家庭的主题;而朗利的诗歌《停火》则以战争中超越个人亲情的爱为主题,重现荷马史诗中的宏伟场景。夏教授将俄乌冲突与《停火》进行了关联讲解,揭示出该诗对战争中无奈与伤感的描绘,引起同学对战争与和平的思考。

此外,夏教授还特别强调了当代爱尔兰女诗人的崛起,讲解了古代爱尔兰女性的困境,以及近代女性地位提升的背景下女性的诗歌创作。他引用了葆拉·米汉的诗歌《格兰德的圣母像在说话》和《埋儿》,结合爱尔兰历史与女诗人葆拉的经历,品味出《格兰德的圣母像在说话》中母亲失去孩子时的悲痛情绪,并分析出《埋儿》中诗人深埋的思念情怀和对生命的尊重之情。

在讲座的最后,夏教授分享了谢默斯·希尼的诗歌《挖掘》。在该篇诗歌中,诗人通过描述父亲和祖父挖土豆、挖煤矿的场景,联想到自己用手中的笔杆“挖掘”自己的未来。通过此诗,夏教授鼓励学生们用自己的笔去挖掘时代的变革、挖掘自己的未来,并再一次掷地有声,呼吁更多外语专业大学生承担起连接中西文化的责任,让世界文明更加团结、璀璨。
讲座中还包括了答疑环节,在座学生就如何找到文学研究方向、如何进行文学研究、怎样定义诗歌、怎样领略当代诗歌中的诗意等关注点提出了疑问。夏延华教授结合自身的经历与学识,对学生提出的疑问逐一进行了细致地回答与讲解。

本次讲座为学生们提供了一个了解当代爱尔兰诗歌与文化的机会,强调了东西方文化交流与理解的重要性。讲座通过分享当代爱尔兰诗歌中我们东方民族能共情的诸多主题,结合中爱两国长期良好的国家关系和经贸关系,阐明东西方完全能相融相通的文化心理机制,勉励当代外语专业大学生要做一边讲中国故事,一边深刻阅读并理解当代外国文学的双向文化使者。本次讲座的最终旨意是只有在一代又一代东西方青年真正重视文明的双向互动时,彼此才有望真正被理解并接纳,世界文化才真正得以交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