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7月28日,重庆大学“无问西东”实践团于重庆市沙坪坝区开展了拜访老共产党员活动。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数不清的共产党员为民族复兴奉献了青春和鲜血,为社会主义添砖加瓦,在暑假社会实践活动中,“无问西东”社会实践团选择了采访老党员和老军人,传承红色精神。
团队的第一位采访对象是一位九十多岁的奶奶,奶奶在其二十岁时入党。她在新中国成立之前,一直以地下党员的身份为国家效力。不仅自己是党员,奶奶的丈夫也是党员。两人为国家奉献了自己的一生。奶奶讲述了旧中国的条件是多么的恶劣,情到深处更是落下泪来。团队成员李思嘉表示多少仁人志士抛头颅洒热血,誓救中华民族于危亡之中。炮火熊熊,九死一生,却挡不住志士们报效祖国的热情。

团队的第二位采访对象是一位老军人,同时也是一位老党员。这位老军人姓苏,在越南战争中荣立二等功,退伍后担任街道办事处的主任。在与苏主任的采访中,团队成员了解到了战争的残酷。苏主任乐观的生活态度、坚定的信念、默默奉献的精神,让团队成员感触颇深。习近平主席曾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层、最持久的情感,是一个人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团队成员李思嘉表示,重大青年应当认识到,爱党爱国不仅仅是一个词汇,更是一个人终生追随的信仰,让每个人拥有坚定不屈的意志、不惧生死的精神、攻坚克难的力量和无私奉献的精神。

团队的第三位采访对象上甘岭战役中的一名炮兵邱永斌爷爷。上甘岭战役爆发于1952年10月14日至11月25日,是中国人民志愿军与“联合国军”在上甘岭及其附近地区展开的一场战役。此次战役持续鏖战43天,交战双方反复争夺阵地达59次,志愿军击退联军900多次冲锋。战斗激烈程度可见一斑,特别是炮兵火力密度,已超过二次大战最高水平。炮兵,不仅要上一线战斗,躲过敌人的枪林弹雨,通过敌人的封锁线,还要保证后方的能源炮弹不能全部集中在阵地上,以便减少损失。此外,除了在战役中的坚韧不拔,邱爷爷也坚持写文章、写诗,从朝鲜的战场上回国后,在55年考入了中国人民解放军化学兵学校,以优秀的成绩留校当了教员,编写了教材,并且作为了全军第一套通用教材。邱爷爷也运用自己所学的化学知识,为原子弹的爆炸做出了属于自己的一份贡献。邱爷爷说:“既然作为军人,就一切听从党的指挥,一切听从党的召唤。在当前的大好形势下,希望青年们认真学习,学习专业科学技术,在自主创新方面做出突破,为国家的强盛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采访中,同学们深刻体会到了存在于身边的红色传承,认识到如今美好、繁荣、富强的中国是无数先烈们抛头颅洒热血才换来的。这来之不易的幸福更值得我们珍惜,缅怀先烈与铭记历史是我们每个人应尽的责任。作为新时代的先锋青年,重大学子更应该担当起传承红色精神,发扬红色文化的光荣使命。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一个富强的国家,但不能因此松懈,我们更需要不懈努力,好好学习专业知识,也传承老一辈革命家的红色精神,为国家的发展添砖加瓦。
文字来源:李思嘉
图片来源:蒋媛媛,王进恒
审核老师:汪俣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