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于2020年11月21日在重庆融创国际会议中心举行。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领导,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副会长、常务理事,以及重庆市内外20多所高校130多名教学管理领导和一线教师参加了此次年会。本次年会主题为“新时代大学外语教育的使命与责任——新阶段,新理念,新格局”,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常务副会长欧玲教授和副会长全冬教授共同主持了本次年会。

会议伊始,重庆市高等教育学会余志祥秘书长在会上致辞。余秘书长首先回顾了由中国高等教育学会主办的“首届中国城市与高校发展论坛”,强调“城市因高校而盛,高校因城市而兴”的时代主题,并立足于重庆西部大学城的起步、建设与发展,强调城市与高校双向职能结合的长足意义。此外,围绕外语教育应怎样融入国家经济发展,尤其是在西部大学城的崛起、成渝两地经济圈的建设中,应肩负怎样的使命等问题,余秘书长深入探究新时代外语教育的使命和责任,并指出,2021年,正值十四五规划开局之年,面对即将到来的高等教育新发展阶段,高等教育应立足当下,关注高等教育的现实问题,同时也应放眼未来,促进高等教育的高质量发展。

随后,教育部大学外语教学指导委员会委员赵雯教授做了主题发言“基于《大学英语教学指南》的大学英语能力建构:教学目标和要求部分修订说明”。赵雯教授指出,本次《指南》教学目标与要求的修订,突出对学生综合文化素养和高阶认知能力的培养,在教学目标、内容、手段等方面,都对教学提出更高要求。此外,赵雯教授通过差距性需求分析,对教学要求部分语言能力的描述参数进行了充实,对三个等级目标的语言能力描述语进行了修订与完善。赵雯教授表示,基于大学英语学习者的实证研究将会进一步从理论、方法和实践层面不断改进与完善《指南》的教学目标与教学要求,使之发展成为更具特色的校本课程与个性化的实施课程。

接着,亚星游戏官网868李小辉副院长带来了题为“深挖课程内涵,提升课程质量”的发言,基于大学英语的现实基础,立足于《指南》新要求,分享了重庆大学校本教学体系建构实践探索之路,强调大学英语教学应注重深挖课程内涵,突破课程界限,完善评价体系,提升课程质量。李小辉副院长的发言使与会外语教师认识到,高校外语教育应直面学生现实与未来发展需求,丰富学校通识课程体系,去“水课”,造“金课”,“以评促学”,促进教学改革创新,真正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同时,英国文化教育协会William Bayliss从当下测试可靠性问题着手,详细介绍了CEFR(欧洲共同语言参考标准)的定位与应用,深入解读其在教学与评估中不可或缺的作用,并细致剖析其未来发展方向,使与会外语教师充分了解CEFR的裨益,为评估和认证语言运用能力的需求提供了一个指导性框架,对课程设计、教学实践和教学评估等都具有指导意义。

此外,上海外国语大学郑新民教授就“如何制作一节好微课”这一主题进行了发言。郑新民教授首先着眼于教学结构、教学流程、活动主体等方面,对比分析传统课堂与翻转课堂的角色与功能。同时,通过展示某高校二段四步十环节翻转课堂教学组织方式,郑新民教授指出,大学英语教育应利用多种教学策略,将教学内容内化为学生的能力。最后,郑新民教授从翻转课堂教学设计、资源准备及呈现、课程实施及反思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郑新民教授不吝分享,使与会教师深刻意识到利用网络平台、整合线上资源、制作高精课程的重要意义。

最后,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余渭深教授对本次年会进行了总结。余渭深教授基于《指南》在教学要求、教学内容、教学手段等方面的新变化,深度剖析《指南》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新趋势,并从大学教育改革的宽度、深度、使用度、精准度、可测度、紧密度等六个层面入手,分析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的主要特征。最后,余渭深教授点明当前大学英语教学改革主要任务,即应重视外语教学中的课程思政建设、打造金课,完善学习评价系统,同时整合线上线下资源,打造“四有”新教师。余渭深教授的发言,对于深化大学英语教学改革、提升外语教学的整体质量、培养高素质人才大有裨益。
本次年会的合作伙伴南京大学出版社、高教社、外教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和批改网,分别与参会老师们就教材建设、资源利用、平台使用、教师培训、科研项目、赛事活动等进行了交流,以更好支撑外语教学的发展。
至此,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2020年年会暨大学外语教学研讨会顺利落幕。
摄影:颜贤文 陈衍宏
审核:欧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