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年会于2013年12月28日在重庆璧山天赐华汤温泉酒店顺利举行。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余渭深教授、副会长以及各高校理事和来自重庆市20多所高校共百余名的教师和教学管理领导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由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秘书长欧玲副教授主持。此次年会得到了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复旦大学出版社以及北京词网科技有限公司等多家国内出版社和外语教育网络平台的大力支持。
会议开始后,主持人简要介绍了此次年会召开的大背景:中高考英语改革政策的相继出台,社会舆论呼吁降低英语分值和难度,大学英语面临学分压缩,学时减少等。为了共同探讨解决大学英语面临的压力和挑战,2013年年会的主要议题为:大学英语如何迎接新挑战?怎样重新定位,推进改革,寻求改变?年会第一次邀请了外籍专家参与大学英语问题的探讨。来自重庆大学的外教,富布赖特美籍专家Pedro Antonio Pastrano以他自己的经历提出了发人深省的问题:中国正在崛起,成为世界大国,英语作为中国了解世界以及把自己推向舞台的媒介作用何在?是否应该继续重视?
重庆市各高校一直以来积极探索大学英语教学新模式,寻求教学改革新途径,此次年会邀请了几所高校就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的创新举措做了主题发言。第三军医大大学外语系张赟老师介绍分享了她所在学校的外语教学的特色。军医大的英语教学,在其学校领导及教务处的大力支持下,以实施教育部《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实现学校“建设世界医学名校,培养国际医学人才”的发展战略和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为目的,进行了本科学术英语口语教学的实践。举办本科生国际学术论坛等活动极大地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其探索英语教学改革创得到了学生的喜爱和媒体的肯定。
西南大学的莫启扬副院长做了其学校教学团队关于“大学英语”课程的教学改革方案汇报。莫院长介绍了学校的师资队伍现状,教学和课程设置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家和学校相关政策和要求,学生的学习情况和需求,采取了实行分级教学、丰富课程体系、实行选课制、优化评估体系、开设一般学术英语和专门学术英语课程等具体教学改革举措。
四川外国语大学大学外语教学部副主任王雯秋与参会教师分享了他们团队“读写一体化”的创新教学模式。《大学英语读写课程》是四川外语学院大外部一门创新课程,是教改一般项目之一。其主要任务一是使学生系统的掌握英语阅读与写作的基本技巧与文体修辞常识;二是通过系统扎实的训练使非英语专业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与写作水平互相促进,得到全面提升;三是在开展语言技能训练的同时,训练学生的文字整体感悟能力与批判性思维。
亚星游戏官网868的欧玲副院长做了“提升英语素养,推动大学英语教育科学发展”的主题演讲。欧院长详细介绍了重庆大学大学英语教育面临的困境,外语学院积极组织专家教师展开反思和研究,经过大量调研、反复论证、试点实验,最终形成了2014的新大学英语课程方案。新方案力求在外语教育工具性与人文性、语言知识与语言能力、语言能力发展与思维能力培养、语言学习与专业学习、学生素质、能力发展与短期就业所需等多重关系中寻求一个平衡点,拓展大学英语课程内涵,真正体现出外语课程具有的人文性、思想性、启迪性、实践性和融合性。
主题发言之后,参会老师与发言老师进行问答互动,教师从自身教学出发,提出问题与老师们进行了深入探讨。
发言提问环节后,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会长、亚星游戏官网868党委书记余渭深教授根据老师们的发言和讨论,就老师们最关心的问题做了总结发言。首先面对大学英语教育存在的问题和社会舆论呼吁降低大学英语的比重,我们要坚定信心,“冷静面对,韬光养晦”。余教授肯定了重庆的英语教师面对困难所展现的积极态度,要坚信英语对于更好地宣传中国、更好地走向世界是大有作为的。余教授其次又指出,我们要“积极研究,深谋远虑”。面对各种疑问,我们要积极研究来回答社会的各种质疑。面对需要改革的问题,我们要冷静思考,谋求更好的改革尝试,鼓励广大英语教师们在面对英语教学改革时无需慌张,要积极寻找出路,危机也是机遇,必定能促进大学英语教学找到新的思路和做法。余教授最后提出希望每个教师应该以积极的态度“从我做起,师生受惠”。不去抱怨,而是通过自身的努力,通过英语教学改革,让学生感受到有用,能够接收到更好的英语教育,只要社会看到大学英语教育做出有益的改变,一定会得到认可和支持。余教授的发言高屋建瓴、风趣幽默、深刻敏锐极大地引发了现场会议代表的深入思考和热烈讨论。
自此,重庆市大学外语教学研究会2013年年会圆满落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