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7月31日亚星游戏官网868成立“追逐红岩”实践团,前往红岩广场、红岩村开展参观学习活动。为了以实际行动迎接建党一百周年,挖掘党史内涵,了解革命历史,缅怀革命先烈,感悟初心和使命,继承和发扬优秀红色基因,实践团行走在探索“红岩联线”的路上。
7月31日上午8点,实践团6名成员从重庆大学虎溪校区出发,经过一小时车程,抵达了重庆市渝中区红岩村。进入红岩广场,可以看见一块红岩赫然矗立,正对江面,为这里增添几分庄严肃穆之感。抬头可以看见红岩广场的伟人石雕墙,栩栩如生。实践团在解说中了解到红岩村的来历和价值:抗日战争时期,中共中央南方局和八路军驻渝办事处便设于红岩村,众多伟大领袖在此工作,为中国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听完讲解后,实践团进入了红岩革命纪念馆1楼进行参观学习。红岩革命纪念馆收藏了众多珍贵的历史文物,如“民革中央西南工作指导委员会第一次委员会议”签到软缎原件及照片,这是“红岩联线”接受的第一件捐赠物品,它代表着国家及社会各界人士对统战文化、统战历史的关心和重视。紧接着,革命时期的文物、保存的照片和各个专题板映入眼帘,实践团成员们还看到了周总理在重庆工作时所穿的服饰和毛主席飞抵重庆机场的蜡像。在这里讲解员为大家介绍了周恩来总理的生平事迹及展品背后的故事。关于周恩来总理的展区分为“昭”“公”“清”“爱”四个部分,展陈内容绝大部分为国内外知名人士的题词、书画和摄影的真迹原件,生动展现周恩来总理崇高的思想品德和特有的人格魅力,表达国内外各界人士对一代伟人的深切怀念之情。展区有一副周恩来总理送给张冲的挽联“安危谁兴共,风雨忆同舟”,实践团在感受革命志士的深厚友谊之时,也被他们对党的热爱而打动。同时实践团也看到了毛泽东主席大型油画,它生动再现了这位领导人可敬可爱的形象:为了国家的前途和人民的利益,置个人安危于不顾、始终牢记为人民谋幸福、为民族谋复兴的初心使命的大智大勇。

实践团红岩革命纪念馆合照
在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一楼后时,实践团成员在工作人员引导下,前往二楼,参观了革命烈士们留下的影像资源和器物,看到各个历史事件被以通俗易懂的文字的形式呈现出来,颇有感触。馆内丰富的藏品和多样的数字体验技术,仿佛带领大家回到百年之前,给大家最真实最震撼的感受,也加深了实践团成员对红岩精神的认识。在纪念馆三楼,实践团看到了给难友写下明志诗“为国捐躯心不忧,惟愿正气永长留。成败论定任褒贬,忠奸自让后史修”的谢育才;带着对革命事业的无限眷恋离开了人世并生前留下的信说“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誓死未曾转变的张文彬;“谍战玫瑰”的“传奇双面人生”、致敬至暗时刻中伟大的红色革命者女英雄沈安娜等革命烈士的英雄事迹,并深深感动。同时,“中共中央南方政治局成立”“国民政府迁都重庆”等一个个重大历史事件,都以展板和数字影像的形式呈现出来。实践团成员在参观中发现了许多名字陌生、却为了革命做出巨大牺牲的革命人士,深深感受到中国革命的艰辛和美好生活的不易。



实践团参观红岩革命纪念馆
下午2点,实践团抵达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红岩村这片红色的土地是革命的象征,而八路军办事处旧址,为中共中央南方局的存在提供了掩护,为党的决策中明智举措。八路军驻重庆办事处大楼是一幢外看二层、实际三层的深灰色大楼。实践团参观了这一旧址内的文物和图片,看到了模拟的办公场景,并在观众留言处驻足,留下了内心的所思所想。旧址展出了南方局、办事处墙报。当时八路军经常举办墙报,这是南京局和办事处同志们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文化修养、交流学习心得的重要方式。墙报稿件丰富多彩,既有时评理论、学习心得,也有诗歌散文、摄影作品等等。在一路参观中,实践团先后看到了邓颖超致信周公馆房东的故事;他山之助,国模诗稿的原篇;实业救国的历史人物和事迹。在参观完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实践团实践团成员观众留言处驻足,看到了来自不同职业、不同年龄人士留下的真挚感受和对党的祝福。一张张便利贴重叠的背后,一份份爱国心交织。

实践团成员参观八路军重庆办事处旧址

实践团成员观众留言处驻足
在此次实践活动中,实践团对红岩精神有了更加明确的认识。红岩精神包含救亡图存的爱国精神、不畏艰险的奋斗精神、同舟共济的团结精神、勇于牺牲的奉献精神、坚定的共产主义理想等等,它集中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精神风貌。通过这次实践活动,也使实践团意识到学习红岩精神的重要性。作为莘莘学子,更应该不负韶华,牢记初心和使命,为社会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奋斗。
指导老师:汪俣婧
文字作者:刘骞
拍摄:刘骞,梁兰云,周文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