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12月13日下午3:30-5:30,应我院邀请,北京外国语大学英语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张剑教授在亚星游戏官网868五楼报告厅作了主题为“英美自然诗歌中的环境问题与环境意识”的讲座。本次讲座由我院毛凌滢教授主持,我院老师及研究生参加了此次讲座。
本次讲座张剑老师主要以威廉·华兹华斯、威廉.布莱克、杰拉尔德·曼利·霍普金斯、乔治·伯纳德·萧以及W. S莫温等五位诗人的诗歌为例,分析英美诗歌中环境意识的产生与发展。张剑老师首先总结了当代社会中存在的如环境污染、温室效应、物种减少、沙漠化等环境问题并为大家介绍了环境意识这个概念,进而提出英美诗歌如何反映环境问题以及如何通过对环境问题的描写达到改变现状、调整人类自身行为的目的的疑问。通过对“Nutting”、“Binsey Poplars”、“Living Graves”、“Plea for a Captive”等诗歌语言的细节化分析以及对诗歌内涵的思考,张剑老师指出人类与环境的关系经过了三个阶段,即与自然和谐相处、疯狂开发自然以及人类因对自然造成的伤害感到内疚,批评了人类在发展过程中违背自然原则、忽略动植物权利的行为,批判了人类中心论,呼吁人类应当在环境保护方面承担管家的角色,增强保护环境的责任感与意识。

张剑教授以广阔的视野、渊博的知识以及丰富的见闻,带给听众独特的启发、深刻的思考,本次讲座受到了在场老师以及同学们的高度评价。
图片/段文静
审核/毛凌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