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曹洪文团队在国际神经语言学著名刊物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发表研究论文—“Electrophysiological correlates of character transposition in two-character Chinese word identification”。该研究采用事件相关电位技术(event-related potential,ERP)和双任务快速序列视觉呈现范式(dual-target rapid serial visual presentation task,RSVP)考察词素位置编码的认知神经机制。研究发现:N100和P200成分反映早期的视觉特征加工,N250成分反映中文复合词亚词汇词形到整词词形的映射过程,N100、P200和N250成分对中文复合词的词素位置编码并不敏感;N400反映词汇的整体激活以及整词水平的表征到语义表征的映射,词素位置编码会诱发更负的N400波幅,表明词素位置颠倒影响中文复合词语义提取。


论文通讯作者是曹洪文博士,第一作者是曹洪文老师指导的博士研究生张二虎。该研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经费项目、2020重庆市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博士项目和硕士项目、2019重庆市研究生导师团队项目资助资助。
据Journal Citation Reports显示,Journal of Neurolinguistics是语言学(LINGUISTICS-SSCI),神经科学(NEUROSCIENCES-SCIE)和心理学(PSYCHOLOGY, EXPERIMENTAL-SSCI)领域SCI和SSCI索引期刊。
在“新文科”建设过程中,需要打破传统学科壁垒,以大学科视野推进学科之间的交叉融合。曹洪文博士主要结合心理物理学、事件相关电位和脑功能成像技术,深入整合语言学、心理学和神经科学等学科开展语言认知神经机制和脑功能方面的研究,注重培养学生交叉学科思维和科研创新能力,已在国际心理和神经语言学领域期刊发表一系列研究成果,成为“新文科”背景下外国语言文学学科新的增长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