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5日,大学外语教育中心召开了新学年第一次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协调人会议。会议梳理了目前运行的拓展课程存在的问题、面临的挑战,探讨了未来的课程发展方向和模式,为新一轮课程建设做准备。会议由大外中心副主任冯巨澜主持,李小辉副院长、余渭深教授、教务人员田雨晗以及各课程组负责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首先传达了试卷归档的要求,安排了档案提交的时间与地点。然后,冯巨澜把脉目前的拓展课程体系,指出目前拓展课程设置较为冗杂,存在课程同质、内容重复、资源浪费、课程供应不均衡等问题,因而将在新一轮课程建设中对课程体系进行梳理、整合与优化。接着,冯巨澜提出本学期教研活动规划,各课程群将围绕“基于内容的课程如何有效提升学生的语言技能”、“新一轮课程建设如何适应新时代新要求”、“形成性评价的科学性”等问题进行专题教研活动。
李小辉副院长分析了拓展课程的定位,指出在全面推进新工科、新医科、新农科、新文科建设的“六卓越一拔尖”计划2.0时代,大学英语拓展课程应该切实提高课程质量、向“金课”标准看齐,为“新工科”建设服务,为“新文科”建设出力。她强调老师们应该关注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以及社会与学校的需求,与时俱进,更新教学目标与内容,努力将课程目标内容和学科需求对接,更好地服务学科发展;要注重学生国际化能力的培养,探索与思考“如何评估国际化能力?内核是什么?如何提高国际化能力?”等问题。
接着,何欣忆老师分享了所授《科技翻译》课程如何顺应新时代、将课程升级为《学术论文文献阅读与机助汉英翻译》的经验。目前,本课程在校级精品在线课程选拔中脱颖而出,即将参加2019年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的评选。

最后,余渭深教授提醒大家不忘拓展课程设置的初心,思考语言学习的本质;改进课程教学模式,尝试涉足不同的专业领域、增加教学内容的广度与深度;让语言教学适应学生的真实需求和真实生活,促使学生用英语语言建构专业知识,让英语学习社会化,“为用而学”。余教授进一步指出“改变课程结构”,认识“学生的学习到底在哪里发生?”,关注有效教学,真正实现基于内容的语言综合能力发展。
本次会议从宏观和微观层面讨论了拓展课程建设中的问题、面临的危机和挑战,初步部署了本学期的教研活动,为拓展课程新一轮课程建设指明了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