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13日,建筑学科大学英语课程组负责人周梅副教授、骨干教师肖邦文老师、郭丽静老师在建设管理与房地产学院317会议室参加了工程管理专业教学评估任课教师座谈会。参会人员包括来自教育部的评估专家以及各学院的任课教师。
周梅老师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目前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教学理念以及14级新生培养方案三个方面向与会的专家和教师介绍了大学英语课程的主要特征。她指出工程管理专业的学生英语基础扎实,底子普遍不错,学习认真,对英语学习抱有热情。大学英语的教学目的除了全面发展学生的语言交流能力外,还要协调语言、文化、思维三者的关系,通过语言学习、拓展人文精神,训练学生的语言思维能力,还要培养学生使用英语进行学术活动的能力(如学术阅读、学术写作、学术发言、参与学术报告和讲座等),以及职场工作的能力(如就业英语面试、国际团队模拟等等)。今后所有的学生在完成不同层次的基础英语学习后,都要从EGP(English for Global Professionals)和EAP (English for Academic Disciplines)两个系列课程中选修2-3门的提高课程。其中EGP课程是针对学生高端就业和国际交流需要,内含若干高级英语应用课程、人文素养和跨文化研究课程。而EAP课程则针对学生学术发展和专业发展的需要,强调语言的工具性和学术性,内含学术论文写作、商务英语、科技英语、学术口头交流、学术报告技能训练课程等等。
肖邦文老师和郭丽静老师也从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的特点、课堂教学实践细节等方面向专家们介绍了他们在教学中的体会和感受。
我们一致认为,对于建筑学部的学生而言,英语对他们来说不仅仅是单纯的语言学习,还和他们人文素养的提高、思维能力的培养以及学术研究的发展相互联系。我们希望通过我们的努力,让我们的学生能够学会在学术场合如何发言,如何洞察学术语篇的论点、论据,如何遵循学术写作的规范,如何对学术语篇的论点论据进行评述、总结、归纳、分析,如何就学术问题发表自己的意见,如何在学术讲座上有效地记录信息,如何洞察和了解学术语篇的语步构成和微观语言特征并得体地使用于自己的学术写作中。只有将语言学习和学生今后的专业学习联系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他们培养成符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要求的“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与国际竞争的国际化人才。”在今后的课程设置中我们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听取建管学院领导和专业老师的建议,使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需求,有效促进学生语言能力、人文素养和学术能力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