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专业2014级是我院首届实行课程体系全面改革,教学方法与理念全面更新的专业和年级,经过英语专业全体教师两年的探索实践和努力,教学改革取得了令人欣喜的初步成效,2014级学生在专业四级考试中取得了历史性的突破,四级通过率为93.33% ,优良率为70%左右,而全国理工类大学英语专业的通过率是56.71%,全国所有类别大学四级通过率是49.92%,无论是从横向还是纵向的比较来看,这个测试结果都十分优异。
英语专业四级考试是针对全国高校本科英语专业二年级学生的专业水平和语言能力的综合测试,在一定程度上能反映教与学的效果与质量。本次专四考试成绩的飞跃虽然不是专业教学改革的最终目的,但也可以说是教学改革所取得的积极成果之一,表明英语专业教学和课程体系改革与建设的方向、理念是正确的。
英语系自2009年毛凌滢教授担任系主任以来,一直致力于专业课程体系架构的改革、完善以及人才培养目标和理念的更新。在学院领导大力支持下,依据学校新的办学和人才培养目标、专业发展趋势和社会需求,借助“英语专业大类学科平台基础课程建设”(2010-2013)、重庆大学“英美文学精品课程”、“重庆市优势特色专业建设点”建设的契机,对专业的课程设置进行了循序渐进的逐年修订和完善,直到2014年对整个课程体系实行了全面的改革,彻底抛弃了传统的以技能训练为主导的课程设置,大力强化以丰富的专业学科内容为核心的课程架构和建设,强化文学、文化、西方历史与社会,西方艺术与审美,跨文化交际、翻译、中美比较文学与文化,中国文化元典、英美文学与电影等课程的教学,以全面改善学生的知识结构,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综合素质。最终培养出具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深厚的文化学养、广阔的国际视野、宽泛的文化互通以及自觉的创新精神”的专业人才。整个课程体系和教学理念改革体现了六个方面的转变: 1)从单向的西方文化的输入向双向的中国文化和西方文化的输入转变;2)从以语言技能训练为主的技能课向以内容为主的专业课和选修课转变;3)从以精读为核心的输入型教学向以写作为核心的输出型教学转变;4)从传统的知识性灌输转向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转变;5)从注重语言能力逐渐过度到注重研究能力的发展,即从单一的填鸭式的输入向探究式研究式模式转变;6)从以课堂教学为核心转向课堂教学与第二课堂语言实践相结合;一系列的第二课堂活动,比如莎士比亚戏剧表演、诗歌朗诵、本科生博雅论坛、国创项目和STPR训练、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全国英语辩论赛、模拟联合国大会等,极大地提升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研究水平。同时,课程体系的改革也促使教师们不断更新知识结构,提升教学水平,加强教学研究,这对人才培养质量的显著提升起到了很大的作用。
英语专业的课程体系改革走在了大部分高校的前面,今后将继续回归专业和学科定位,强化内涵式教学,并以2015年至2018年英语专业“三特专业建设”为契机,进一步扩大改革成果和教学研究成果,提高专业的社会声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