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大学语言认知及语言应用研究基地语言认知实验室于2017年3月17日下午举办了第一期脑电技术培训。培训由基地专职研究员肖巍博士主持。亚星游戏官网868欧玲书记、李红教授、基地主任辜向东教授、基地专职研究员李良炎博士、重庆大学计算机学院周庆教授、重庆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高小强教授以及亚星游戏官网86840余名师生和访问学者参加了此次培训。
培训开始前,肖巍博士介绍了语言认知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实验室占地70平米,设有主试间、被试间、休息室和工作室,配备有德国BP公司生产的128导主动电极脑电仪,硬件设施在国内外语界处于领先水平。实验室现有教授博导一人、副教授一人、博士两人、在读博士一人,组建了一支方向凝练、高效精干的语言认知科研团队。实验室的建立为基地和学院提供了一个新的科研创新平台,也为院内外、校内外的研究者提供了一个交叉学科的合作平台。

培训分为理论知识和实验演示两个环节。在理论知识环节,瀚翔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技术支持部经理李永奎工程师为大家详细地讲解了事件相关电位技术的定义及原理、波形识别与测量方法、常见实验范式、数据处理和分析方法、以及常见的语言加工脑电成分,并通过几个视频介绍了脑电技术的应用实例,极大地激发了广大师生的研究兴趣。在场师生积极提问,就波形提取、成分识别、实验试次、有效滤波、初学者如何入门等问题进行了热烈讨论。

在实验演示环节,由周庆教授担任被试,李永奎工程师为大家演示了佩戴电极帽、打导电膏等实验准备过程。部分师生也参与了打导电膏等操作,通过实践加深了对理论知识的认识。

准备工作完成后,大家分批次进入实验室学习数据采集与分析。李工程师讲解了数据采集过程中的注意事项,对采集到的原始数据进行了滤波、迭加平均、转换、统计分析和理论阐释。在场师生认真聆听讲解,积极提问。实验结束后,李工程师演示了电极帽的清理方法,交代了脑电设备的日常保养和维护方法。

脑电技术是一种广泛用于认知科学、心理学、语言学等学科研究的实验技术。其基本原理是通过测量和分析认知加工中的脑电信号,包括潜伏期、峰值、头皮分布、频谱分布等,以此来研究人的认知规律。与同类实验技术相比,脑电技术具有毫秒级时间分辨率、高事件敏感度和无创性等特性。近年来,随着语言学与认知科学的交叉融合,脑电技术越来越受到语言学界的重视。基于脑电实验的语言认知研究已成为当代语言学研究的一个显著趋势。本次培训融理论知识和实际操作为一体,将脑电实验过程完整呈现在大家面前,极大地提升了大家对脑电技术的兴趣。实验室后期还将举办系列活动,为大家学习脑电技术和语言认知实验技术提供助力。

(供稿:肖巍、王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