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0日,学院在二楼多功能厅开展2024级研究生入学教育活动。本次活动通过介绍学院情况,阐述关键培养环节,引导学生积极适应学习新阶段。院党委书记欧玲、院长莫启扬、党委副书记魏世平、副院长杨小虎、副院长李小辉,以及学院研究生教育督导委员和部分研究生导师出席,2024级来自国内外全体新生参加,本次活动由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刘扬教授主持。
院长莫启扬首先向同学们致欢迎辞。他从六个方面深刻剖析了本科生、硕士生及博士生不同人生学习阶段所独有的学习特点,指出同学们进入研究生阶段需具备高度的专业素养、严谨的科研态度以及推动学科发展的使命感;同时鼓励每一位学子在追求学术卓越的同时,也要注重培养自己的包容心态,争做“五有”学生,拥有新时代的创新意识和“钉子精神”,勇于探索未知领域。

分管研究生教育的刘扬教授介绍了学院硕博学位点分布、学科特色以及培养环节。他详细解释了研究生培养过程的关键环节和闭环管理的重要节点,同时为同学们的学习生涯提供方向性建议。他强调,学生在学习初始阶段就应该审慎地“扣好第一粒扣子”,研究生学术是一种精英性的高光呈现,希望同学们在心灵层面保持学术理想的激情与敬畏,努力实现自我、超越自我、成就自我,成为语言治理、语言智库、语言服务的卓越人才。
随后,李永毅教授作为导师代表发言,他深刻而富有洞见地从词源学、语义学、语用学等维度阐述了“学术研究”的内涵、价值和意义。他认为同学们要做出真诚的学术努力,全心专注投入,确保高质量的研究时间,并强调研究不能是一种“精致的平庸”,要在思想深度和创新性上有更远的追求。在谈及学术文章的具体做法时,李永毅教授强调了“关注细节、反复思考、反复打磨”的重要性和方法论。

科研副院长杨小虎介绍学院致力于提供各类学术支持与服务,希望同学们在学术交流中打破学科壁垒,形成更加全面的知识体系,也能够培养自身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在面对复杂多变的世界时,做出更加明智和自主的选择。
党委副书记魏世平在发言中从三个安全角度,提醒同学们关注自身身体健康、心理安全,以及学会识别并防范各种潜在的隐患;他详细介绍了学院设立的各类奖助学金政策,同时建议同学们关注“就业问题”,深入了解自己的兴趣、优势和市场需求,结合个人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职业规划。
于宗驹作为学生代表发言,他回忆本科四年在学院经历的成长与蜕变,对学院老师们的言传身教表示感谢。如今,站在研究生学习的新起点上,他满怀憧憬,期待与全体同学开启一段充满挑战与机遇的崭新学术征程。

最后,党委书记欧玲对本次活动进行总结。她认为学术研究应该更纯粹而非功利化,应当基于对知识的渴望和真理的追求。面对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欧玲书记也指出,语言类专业在这一浪潮中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但其承载的深厚文化内涵是任何技术都无法完全替代的宝贵资源。她鼓励同学们加强对文化、社会、历史等多维度、深层次的理解和洞察,未来为学院乃至整个社会的繁荣发展贡献更多的智力成果。

10日下午,学院为2024级研究生新生举办了两场精彩的学术讲座。在第一场讲座中,郑尧副教授探讨了生成式人工智能在外语学习中的研究创新及应用,她通过个人科研经历,结合近期语言学和教育学期刊的专栏和相关话题,展示了当前学术界对生成式人工智能的广泛关注。随后她向同学们介绍了数款实用的GAI工具,例如Grammarly、扣子、豆包智能体、通义效率、秘塔、kimi等。
在第二场讲座中,奚茜副教授围绕“如何开启一段学术之旅”谈到人文学科不仅是一种知识教育体系,更是人类价值和精神表现的核心所在,同时分享了学术研究中的基本技能,如寻找选题、构建概念、论证方法、形成观点以及如何追求学术创新等。

亚星游戏官网868积极组织新生入学教育活动,不仅为新生们搭建了一个快速融入学院、增强归属感和认同感的平台,更通过深入的专业介绍和学习方法指导,为他们铺设了一条清晰的学习之路,助力他们在未来的学术探索中稳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