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5月28日,由中国人民大学主办、清华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北京师范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协办的首届全国本科生当代英语文学前沿研究学术论坛通过腾讯会议线上平台顺利举办,论坛聚焦当代不同的理论视角(后现代主义、后现代生态学批评、生态后现代主义、深生态学、社会生态学、生态女性主义、后现代文学伦理学批评、后人文主义等),在疫情等世界性问题突出的当下,鼓励学生以知识分子的责任与担当,从文学中挖掘人类当前问题症结所在并找出解决办法。

上午会议开幕式由中国人民大学陈世丹教授主持,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杜鹏致开幕辞,随后由来自北京大学等多所顶尖高校的专家进行主旨发言。

下午的分论坛讨论上,我院7组同学分别参与了包括当代英语文学中的新思想新形式、生态女性主义、后人文主义、生态后现代主义等多个分论坛的讨论。
蔡伯雄的《在文学中,领略不一样的英语风情》、吴代杰的《文学法律批评视域下的伊恩·麦克尤恩作品中的儿童福祉研究——以<儿童法案>为例》、李雯荻的《叙事者的介入:坡小说中的极简主义思想》、曾昱嘉的《群体与身份差异下人的归处——论菲利普·迪克<仿生人会梦见电子羊吗>的后人类境况》、黎珍妮/杨筱晗/张敏的《从加夫列拉·米斯特拉尔机器诗歌中获取精神力量》、吴清清的《从二十世纪经典儿童文学作品看女性的主体意识》、舒雨轩的《后人类语境下石黑一雄作品中人造人身份的伦理困境》成功在学术论坛上宣读。

(吴代杰同学进行论文宣读)






在各分论坛中,来自全国各高校的学生就同一个共同话题进行探讨分享,阐发了许多跨学科、跨领域的研究。
在新思想、新形式研究分论坛6,南开大学刘英教授认为“同学们选题新颖,解读新意,思路清晰,关注了社会热点问题,补充了文本的批评角度。”她评价道,本科学生能做出如此前沿的选题与论述,是令人惊喜的,这也契合了本次论坛加强本科学生学术探讨的初衷。
在此次学术论坛中,我院学生既锻炼了将文学与新思想、新形式、新理论相结合的能力,又从文学的角度,为解决人类当前所面临的时代巨变与转折贡献了外语智慧。
图片作者:吴代杰、曾昱嘉